品 牌:SUNON(闽台建准) 型 号:SF11025AT 2122HSL 电 压:220~240V AC 尺寸:110*110*25MM 频 率:50/60(Hz) 功 率:23/21(W) 转 速:2700/3100(R/min) 风 量:2.68/3.25(M3/min) 噪 音:45/49(dB-A) 重 量:550(g) 框 架:黑烤漆铝合金压铸防腐、防湿结构; 风 叶:注塑一次成型,PBT+30%玻线+VO级阻燃剂; 轴 承:采用高精度、**命低噪音进口含油轴承; 绝 缘:漆包线采用B级绝缘,耐温120摄氏度; 孔距:80-90MM PLC的未来发展 PLC的未来发展不仅取决与产品本身的发展,还取决于PLC与其它控制系统和工厂管理设备的集成情况。PLC通过网络,被集成到计算机集成制造(CIM)系统中,把他们的功能和资源与数控技术、机器人技术、CAD/CAM技术、个人计算机系统、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分层软件系统结合起来,在工厂的未来发展中,将占据重要的地位。 新的PLC的技术进展包括,更好的操作员界面,图形用户界面(GUI),人机界面,也包括与设备、硬件和软件的接口,并支持人工智能比如逻辑I/O系统等。软件进展将采用广泛使用的通讯标准提供不同设备的连接,新的PLC指令将立足于增加PLC的智能性,基于知识的学习型的指令也将逐步被引入,以增加系统的能力。可以肯定的是,未来的工厂自动化中,PLC将肯定占据重要的地位,控制策略将被智能地分布开来,而不是集中,**级PLC将在需要复杂运算、网络通信和对小型PLC和机器控制器的监控的应用中获得使用。 10 各个系统 编辑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 1、现场总线的特点 现场总线的**特点在于它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DCS集散控制结构,变成新型的全分布式结构,把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,依靠现场智能设备本身实现基本控制功能。现场总线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: (1) 以数字信号完全取代传统的模拟信号 以数字信号完全取代传统DCS的4~20mA模拟信号,且双向传输信号。一对双绞线或一条电缆上通常可挂接多个设备,因而电缆、端子、槽盒、桥架的用量大为减少。同时,通信总线延伸到现场传感器、变送器、控制器和伺服机构,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就能实现主控系统对现场设备的在线监视、诊断、校验和参数整定,节省了硬件数量与投资。 (2)现场总线实现了结构上的彻底分散 现场总线在结构上只有现场设备和操作管理站2个层次,将传统DCS的I/O控制站并入现场智能设备,取消了I/O模件,现场仪表都是内装微处理器的,输出的结果直接送到邻近的调节阀上,完全不需要经过控制室主控系统,实现了结构上的彻底分散。 (3) 总线网络系统是开放的 将系统集成的权力交给用户,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考虑,把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成规模各异的系统。可以用不同厂家的现场仪表去替换出现故障的另一厂家的现场仪表。 2、当前的现场总线标准 现场总线技术是从80年代后期诞生的网络通信技术,经历十几年左右的发展,国际上出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现场总线标准和几个系列产品,较流行的有: (1)基金会现场总线(Foundation Fieldbus) 在现场总线标准的研究制订过程中,出现过多种企业集团或组织,通过不断的竞争,到1994年在国际上基本上形成了两大阵营,一个以Fisher-Rosemount公司为首,联合Foxboro、横河、ABB、西门子等80家公司制订的ISP协议;另一个以Honeywell公司为首,联合欧洲150家公司制订的World FIP协议。这两大集团于1994年合并,成立现场总线基金会(Fieldbus Foundation,FF),致力于开发国际上统一的现场总线协议。FF的协议符合IEC1158-2标准,也称为SP50标准。 (2) Profibus现场总线 它是作为德国国家标准和欧洲国家标准的现场总线标准。该项技术是由西门子公司为主的十几家德国公司、研究所共同推出的。它采用OSI模型的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。现场总线信息规范(FMS)型则只隐去了OSI标准的*三至*六层,采用了应用层。 (3) LonWork(Local Operating Network局部操作网)现场总线 它是由美国Echelon公司于1990年正式推出的。它采用ISO/OSI模型的全部7层协议,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,通过网络变量把网络通信设计简化为参数设置,其较大传输速率为1.5Mbps,传输距离为2700m,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、光缆、射频、红外线和电力线等。